toppic

学术风采 |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学子参加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CCPS 2024)

发布人:卢世荣

      2024年6月15日至16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1级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苏芮、2023级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冯帅瑶、2023级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王璐瑶、2022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于攀雨和2023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胡广洋等一行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留美公用政策学会(Chinese Policy Scholar Group, CPSG)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公用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Policy Studies, ICCPS 2024)。会议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理论与实践”(Exploring China Policy Stud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Theory and Practice)。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7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冯帅瑶作学术汇报

 

      2023级博士生冯帅瑶在平行分论坛2-A(Digital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 )上报告了论文“How Policy Narratives Influence Policy Support: a A Survey Experimental Study Based on the ‘Display of IP Location’ Policy”(Shuaiyao Feng, Kasahara Rie, Shuwei Zhang*)。该研究使用调查实验法分析政策叙事如何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研究结果验证了政策叙事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的两条因果机制路径,并据此提出了政策过程中如何进行政策叙事构建的相关政策建议。

▲ 王璐瑶作学术汇报

 

▲ 于攀雨作学术汇报

 

      2023级博士生王璐瑶和2022级硕士生于攀雨在平行分论坛3-E(Culture, Value and Discourse in Public Policy)上报告了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治理行为效应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治理功能已成为回应国家战略性理论需求的必要方面。该研究在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下考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治理功能及其生成机制,结果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正向促进国家治理行为效应。据此,应在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强化文化要素,增强民众文化认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府决策、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国家治理活动中发挥意义整合、行动强化、效应反馈等功能。

▲ 胡广洋作学术汇报

      2023级硕士生胡广洋在“E-commerce, Transport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主题议程中,作《身或心的逃离?高铁发展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基于CHIP2018的农村数据,讨论了高铁不断发展背景之下,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其创业行为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策略、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在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对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专业的修改建议和意见。通过会议期间的交流与学习,同学们拓展了研究视野,为推进论文写作完善以及日后研究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 苏芮获奖

        

      另外,本次会议设置了CPSG's Best Policy Research Article Award。21级博士研究生苏芮与合作者的文章“ Unpack the black box of pilot sampling in policy experimentation: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public hospital reform” 获得该奖项。

      政务学院长期支持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更多的政务学子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积极展示自身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同行进行交流讨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