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摄影心得,记录研修风采——习研会摄影分享会圆满举办
为增强社团组织传播能力、丰富社团研习交流形式,提升成员摄影宣传技能,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以下简称“习研会”)于10月29日举办线上摄影技能分享会,中山大学2018级校友、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富元博士受邀主讲,习研会会长余俊杰主持活动。来自政务学院团委学生会、政务学院研究生会、政务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党支部、政治学硕士党支部、模拟政协、政务学院校友办的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

▲ 活动宣传海报
第一部分
活动伊始,余俊杰同学隆重介绍了嘉宾杨富元同学,并向参会成员表达了热烈欢迎。余俊杰表示,杨富元同学摄影技能出众、宣传经验丰富,曾担任中山大学广播台核心骨干、维纳斯音乐节宣传拍摄负责人,其专业技能和宣传素养对习研会成员们有着重要的学习交流价值和借鉴意义。杨富元同学表达了感谢。

▲ 杨富元校友分享
第二部分
为提高分享质量,保障交流实效,杨富元同学充分考虑到部分同学对摄影摄像接触不多、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他精心设计了分享内容,包括摄影基础知识、构图技巧、会议与活动的拍摄三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此次分享,杨富元同学希望每位参与者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更能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会议中拍出理想、美观的照片。
理论基础:摄影知识分享
掌握基础知识是提升摄影水平的重要前提。杨富元同学系统介绍了摄影设备、对焦系统的本质、测光与曝光、快门、光圈与景深、ISO、焦段、焦距与变焦、色温与白平衡、动态范围和照片参数十个方面,使与会者对手机、相机等摄影设备的拍摄原理与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

▲ 杨富元校友分享摄影基础知识
实践经验:构图技巧交流
在构图技巧部分,杨富元同学分别介绍了“九宫格构图”“三分线构图”“对角线构图”“引导线构图”“对称构图”五种常见的构图形式的特点与适用的场景,让同学们在不同场景下都能选出合适的构图方式,以拍出理想化的照片。其中,杨富元同学着重介绍了九宫格线构图法:在拍照时将拍摄的主体放在三等分线的交点上,便能起到很好的凸显重点的作用。同时,杨富元同学对颜色的互补和搭配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场景应用:会议与活动拍摄要领
在分享会议与活动拍摄要领时,杨富元同学结合习研会研修项目和政务学院日常会议的需要,提出在活动开始前需要提前做好摄影策划与准备,同时在活动中,对与会人员、演讲嘉宾的拍摄也需视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 杨富元校友结合活动场景分享
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提高
分享结束后,不少同学就部分摄影问题当场与杨富元同学进行了自由交流。
问题1:拍照里画面元素太多,画面杂乱时应如何拍摄?
回答1:光圈开大,凸显主体,虚化其他杂乱的东西。同时面对不同情况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2:请问摄影初学者适合用什么相机练手?
回答2:索尼阿尔法6000,微单、套机的镜头会比较合适。
问题3:如果天空和人物明暗对比过于明显,用滤镜的方法怎么解决呢?
回答3:使用物理滤镜中的渐变ND滤镜;建议后期处理会比较方便。
问题4:想请问学长平时手机拍照在会议上够用吗?如果不够如何调哪些参数会比较合适呢?
回答4:视会议和活动的具体要求而定。如果要求没那么高的话,手机就够用了,但需要注意构图加后期处理。习研会的活动就尽可能使用相机。

▲ 活动结束后交流
第三部分
活动最后,余俊杰对杨富元同学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习研会工作水平、保障研修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杨富元同学的分享专业性高、实用性强,对提升习研会成员的摄影技能和宣传能力有很大帮助。未来,习研会将继续围绕“理论研习强内功、思想传播能担当”两大工作中心,不断加强交流学习、提高综合素养,为打造高质量研修项目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