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抓住经验那只兔子!
在守株待兔的典故中,猎人守着曾撞死过兔子的树桩,指望着再一次被幸运眷顾。而在治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陷入守株待兔的困境中。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抓住经验那只兔子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3月26日,为增进同学们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了解,拓展就业视野和能力,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举办了“闻言:中国之治经验谈”公务员经验交流会。通过邀请三位在事业单位、国企和政府部门有工作经验的嘉宾进行专题分享,帮助同学们跳出学习过程中的视野惯性,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部门的实际运作,从而提升学术研究和择业就业能力。
首先,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生刘伟从链接专业、市场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展开了他的故事。刘伟曾参与组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目前在广东省企业联合会担任副秘书长职务。刘伟师兄首先从个人履历入手,深情回顾了他在部队中的成长淬炼经历。随后,刘伟师兄着重分享了运营企业的个人经验。如何将科研话语转化为政府和资本可以理解的话语,并将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产业愿景和科研前景进行有机结合,是其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刘伟师兄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指出军旅生涯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虽异,但都是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依存、共同促进的,随后,师兄对同学们的个人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 2022级博士生刘伟分享
第二个分享的嘉宾是胡研成师兄。胡师兄现就职于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他曾参与过多项重点市政民生工程建设,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胡师兄通过线上接入的方式,就如何从繁琐的日常任务中“突围”这条主线展开分享。在国企的工作内容,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公益属性,同时也需要兼顾对专业性和工作效率的多重考量。那么,如何从这种工作常态中取得突破非常重要。胡师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分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抗压”,建设工程中常常会涉及多项工作任务,在压力前稳住心态是关键。第二个关键词是“重点”,在多重压力下,要分得清主次,对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而第三个关键词,可以归纳为“亮点”,要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积累为自身发展赋能,弥补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不足。
最后,江翔宇师兄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江翔宇师兄是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2级MPA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山市财政局。江翔宇师兄从自身七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公务员工作的三个重要支点。第一,扎实的业务能力是立身之本。要努力学习各项政策,并用政策语言来进行公文表述。第二,加强沟通能力。公共部门的工作离不开人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既要确保工作内容的准确表达,又要努力做到话语表述简洁清晰。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发展之需,这也是人际协调沟通的关键要素。最后,江翔宇师兄指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一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用系统逻辑看待日常繁杂事务,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极大提升对工作事务进行精准表述的能力。在回答对毕业生的建议时,江师兄指出“执行大于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的选择,做出选择后的执行有时比选择本身更加重要。


▲ 江翔宇师兄分享
本次活动将田野搬进校园里,为理论知识提供现实抓手,为学术研究提供经验赋能。通过不同工作背景的嘉宾分享,同学们在提炼和总结中有所思考,对未来择业初心和工作素养有了深入认知。通过交流,可以让我们警惕知识的傲慢,免于经验的自负,用更加深厚真实的学术笔力书写中国画卷,进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为更好地建设故事里的中国做好准备。

▲ 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