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好叻!三铜一优!

      2023年3月17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六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动员大会在南校园学人馆举行,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相关学院领导、获奖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 颁奖典礼现场图片

 

      自2022年11月大赛启动以来,来自60余个院系及附属医院的119支队伍积极报名参赛。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现学科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平台,展现了中大学子“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和我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

      在这场群英荟萃的大赛中, 参赛队伍通过初赛评审、复赛答辩和决赛路演,评出金奖7名,银奖11名,铜奖18名。来自我院的四支参赛队伍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斩获学术创新赛道哲学社科类的三枚铜奖与一个优胜奖。

 

▲ 参赛队伍奖状

 

▲ 团委书记韩昕娜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四支队伍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儿童友好社区、数字政府治理、城中村治理和制度环境下的体育运动员信念表达等主题展开了丰富的实地调研或数据分析,形成了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赢在中大”的舞台上展现出政务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学科素养、广博的知识视野、出色的表达能力与追求卓越的精神。

 

队伍分享 

01

童心协力队

团队成员:卿子欣、乔荷玉、柳雅、孙裕欣

指导老师:叶林

      研究成果:本研究聚焦于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结合空间正义理论,从社区分异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广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供给端、需求端和互动端上的现状与特点、发展瓶颈及原因。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

      参赛感悟:聆听着“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教诲,我们的思维从眼前到笔尖,我们的脚步从课堂到田野。一次偶然的对话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研究兴趣,一场不谋而合的学术之旅也在我们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果。这次比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同行者,也让我们在愈战愈勇中收获了满满的学术经验!关注儿童友好议题,是我们对于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注,也是对积极老龄化政策与人民城市建设的回应,我们将秉持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与学术科研的热爱,砥砺前行。

 

02

回锅肉队

团队成员:张程、李启琛、梁炯、谭裕淋、肖雅馨、 辛颖

指导老师:陈文娜、起晓星

      研究成果:团队探究了算法推荐技术下,自媒体平台中用户在不同类型的议题中进入信息茧房的程度及其引发的政府治理风险。

      参赛感悟:通过团队成员的不断打磨,最终将原来的一个突发奇想转变为了科学的论证。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都收益良多,感受到了学术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03

善治善能队

团队成员:陈秋羽、王思凡、丁凤仪、方怡、刘晓彤、吴一凡

指导老师:牛美丽、李棉管

      研究成果:本研究从基层治理的社会嵌入性视角出发,在城中村这一特殊场域中搭建起网格化和社会网络的互嵌框架,探索行政运作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其互嵌的关键在于网格员与基层主体间的信任机制与村民以点带面的人情影响机制。然而,新陂头城中村社会力量反向嵌入网格化的现实实践仍处于浅层状态,仍制约着基层治理有序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提高基层治理的自发性、有效性及实质性具有启发意义。

      参赛感悟: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比赛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断向老师请教、向队友学习、与其他队伍交流,学习是进步的关键。此外,由于比赛日程较长,需要大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轻言放弃,每一步都行稳致远,就可以看见希望的曙光!

04

体育制度环境影响下运动员的信念呈现和语言表达

团队成员:张森斌、张一越、汪佳骏、刘子奕、郑柯欣、郑尹婷、祝睿彬

指导老师:练宏

      研究成果:制度距离对个体信念和表达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组织规范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变量依序建构的过程嵌套着角色秩序与社会整合机理,为理解制度层面的序列偏好与个体层面的话语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证据。历时一年有余,本团队已建立起两大奥运赛事的数据库,覆盖全球204个地区一万四千余名运动员,并在2022年广东省“攀登计划”科技创新战略培育专项资金立项。

      参赛感悟:本次参赛经历是一次宝贵而又难忘的体验,团队成员感触颇深。第一,锻炼学术素养。这次比赛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验和补充,经过比赛打磨出的收获,让团队成员知行合一,提升思辨能力。第二,拓展学科视野。团队成员通过视听学等多种方式吸纳借鉴其他学科知识,举一反三、延展学术思考,拓宽专业视野。第三,探讨交流经验。团队成员与其他团队进行了友好交流,学习项目推进落实中的宝贵经验,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求进中知理,于探讨中明学。

 

      政务学子们的优异表现离不开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敦敦教诲,希望同学们继续以身践行“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学术理想,心系公共事务,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在学术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再创佳绩!